严重剧透警告!本文包含大量《最后生还者2》核心剧情剧透!
以下完全是我的个人主观感受,欢迎理性讨论,拒绝无端指责。
如果你打算未来亲自体验,强烈建议不要看任何评测或讨论,包括这篇,自己去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首先这游戏好玩吗?
结论
绝对好玩,而且极其值得。 甚至可以说,《最后生还者2》是我玩过的游戏中,极少数能让我感受到如此顶尖质量和极致沉浸感的存在。它带来的体验是如此独特和强烈,以至于我甚至有种“我生来就是为了玩这个游戏”的错觉。
无可挑剔的游戏体验
1.视听盛宴: 游戏原生支持 HDR 和 空间音效,将视听效果推向了当前世代的顶峰。无论是西雅图阴雨连绵的街道,还是废弃建筑中令人窒息的寂静,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2.极致沉浸的战斗: 遭遇战的设计堪称完美。每一次与感染者或敌对人类的冲突,都让我心跳加速,完全代入角色。循声者那标志性的“咔哒”声配合它们成群出现的压迫感,初期真的让我头皮发麻。但随着熟悉,每一次成功的暗杀或激烈的正面冲突,都伴随着极其爽快的打击感和反馈。
3.高智能的敌人 AI: 这不是简单的靶子。你可以选择潜行暗杀,也可以在资源充足(或难度较低)时尝试正面硬刚。但无论哪种方式,敌人的 AI 都足够让你头疼:
- 个体意识: 每个敌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同伴倒下时他们会惊慌、愤怒地呼喊其名字,这极大地增强了真实感和玩家行动的“后果”。
- 战术协同: 他们会互相通报信息(“她在那边!”、“她没子弹了,快上!”),组织有效的包抄和侧翼攻击,而且往往难以被提前察觉。
- 多样化应对: 敌人会熟练使用投掷物逼迫你离开掩体,甚至会进行火力压制和交替射击。暴露在多个敌人火力下基本等于死亡。这迫使玩家必须不断思考、移动和利用环境。
4.相比于1代更棒的战斗机制:这一代相比于第一部新增了闪避机制,让战斗节奏更加灵活,并且可以完全爬下前行,还能飞扑。我最喜欢的还是强袭机制,在没有近战武器的情况下,艾莉有一把随身携带的折叠刀,使用投掷物眩晕敌人,或者使用枪爆头循声者,都会让他们进入暂时的僵直,此时冲上去就能打出处决。普通丧尸可以通过打腿,也能直接触发处决。
5.精妙的关卡与解谜: 游戏中的环境叙事和引导做得非常出色,大部分时候你都能自然地找到前进的道路。解谜要素(通常是为了打通路径)设计得恰到好处,不会过于晦涩。
- 有趣的探索奖励: 额外的解谜,如散落在各处的保险柜,提供了不错的探索驱动力。我个人特别喜欢尝试“听”密码锁的感觉——不看密码提示,仅凭转盘到正确数字时那一声微弱的“咔哒”声来破解。每次成功打开,听到艾莉那句“天哪,真的开了…”都让我会心一笑。
无法回避的剧情争议
好了,说完优点,我们来谈谈那个让这游戏评价两极分化的核心——剧情。
我的真实感受:爱之深,恨之切
我喜欢这个剧情吗?从情感上,我绝对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玩过一代的玩家,谁不爱艾莉和乔尔?我们陪伴他们穿越了整个美国,经历了生死考验。当乔尔在结局时,为了艾莉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从火萤医院杀出一条血路时,我完全代入了乔尔的心情——去他妈的世界和平,艾莉必须活着!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在乎艾莉。
然后,《最后生还者2》开篇不久,就把这份情感羁绊狠狠地砸碎。乔尔,那个如同父亲般的存在,在一个看似平静的早晨,被一群陌生人以极其残忍、屈辱的方式虐杀。高尔夫球杆挥下的那一刻,带来的不仅是震惊,更是玩家心中积压的巨大愤怒。
这份愤怒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对复仇的渴望。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操作艾莉,用尽一切手段,杀光艾比和她的所有同伴,让他们血债血偿!接下来的西雅图之旅,当我操控艾莉冷酷地、一个接一个地解决艾比的朋友时,那种复仇的快感和战斗的爽快感是真实的。
然而,剧情的“神操作”来了:
1.强制切换视角: 就在艾莉的复仇似乎达到高潮时,游戏画面一黑,强行将玩家塞进了“仇人”艾比的身体里,并且需要操作她长达十几个小时。这感觉就像是你正全速冲向终点,却被裁判要求换到对手的跑道上,还得为对手加油。我需要理解艾比的痛苦吗?乔尔屠戮火萤医院时我毫无负罪感,现在为什么要强迫我共情这个杀父仇人?顽皮狗似乎认为,不让玩家亲自体验艾比的视角,就无法理解故事的全貌。但这种“理解”是以牺牲玩家的情感连贯性和代入感为代价的。(老实说,如果艾比没有主角光环,可能早就死在西雅图某个角落,被艾莉当成路边小怪清掉了。)
2.“逆天”的剧院对决: 剧情发展到艾莉和艾比在剧院正面冲突,这是玩家期待已久的高潮。然而,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这场战斗竟然是让玩家操作艾比,去追杀、去殴打艾莉(而且艾莉的 AI 还特别强,打起来很憋屈)。我脑中预演了无数遍艾莉如何暴打艾比,最后艾比侥幸逃脱的戏码,结果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艾莉才是被“放过”的那一方。这一刻,我对后续剧情会发生什么,已经不抱任何“正常”的期待了。
3.最终的“宽恕”与代价: 故事并未结束。艾莉在相对平静的生活后,再次被心魔驱使,踏上了前往圣塔芭芭拉的第二次复仇之路。她找到了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艾比。最终决战,就在艾莉即将淹死艾比,完成复仇的那一刻,她脑海中闪过乔尔弹吉他的画面,选择了放手。仇恨没有终结,艾比活了下来。而艾莉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她失去了两个手指,再也无法弹奏乔尔教她的吉他,失去了与乔尔最后的情感连接;她可能也永远失去了与蒂娜和孩子的平静生活。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为什么我仍然推荐?
尽管剧情让我感到愤怒、困惑甚至恶心,但我仍然认为《最后生还者2》是一款不容错过的杰作。
1.顶尖的游戏制作水准: 抛开剧情不谈,这游戏的gameplay、画面、音效、演出、细节打磨,在它发售的那个年代,乃至最近(PC重制版刚上线),都绝对是业界标杆级的水准。它提供的那种紧张、刺激、代入感极强的生存体验,是其他游戏难以比拟的。
2.“意料之外”的叙事野心: 或许是我习惯了太多“俗套”的英雄复仇故事?TLOU2这种“喂屎”般的剧情,某种程度上反而让我觉得“出乎意料”。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编剧(Neil Druckmann)想要探讨的宏大主题:复仇的循环与毁灭性代价、暴力对人性的侵蚀、视角转换带来的理解与困境等等。他想讲一个关于“放下”的故事,一个关于“即使在末世也要寻找人性”的故事。
3.引发思考的争议性: 它的剧情或许处理得非常笨拙,甚至可以说是傲慢,因为它直接挑战、甚至可以说冒犯了许多玩家的情感底线。它强迫你去思考一些不舒服的问题。这种叙事方式是否成功?显然在商业和口碑上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这种敢于挑战玩家舒适区的勇气(或者说固执),本身就让这款游戏变得与众不同。
总结来说:
《最后生还者2》是一次极其矛盾的体验。它的游戏部分是9.5/10甚至10/10的享受,而剧情部分对我个人而言则是难以接受的。我理解并尊重那些因为剧情而彻底否定这款游戏的人。
但我依然认为,如果你是一个追求顶级游戏体验的玩家,能够将剧情和 gameplay 分开来看待(或者愿意接受一次情感上的巨大冲击),那么《最后生还者2》绝对值得你投入时间去亲身体验。去感受那无与伦比的制作工艺,去经历那场注定充满争议的黑暗旅程。
至于顽皮狗未来是会选择更迎合玩家的故事,还是继续这种“作者性”极强的叙事实验,就让他们自己权衡吧。毕竟,销量和口碑会给出最直接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最后生还者2》已经在游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且极具争议的一笔。
后来加上的
从上帝视角来看,乔尔也确实杀了不少无辜的人。另外,关于最后艾莉放下复仇的部分,我估计是因为看到艾比和勒夫想到了乔尔和自己。所以如果给玩家一个选择的权力,也许应该不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