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曾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有些道理,没人教,那真的只能靠自己去理解,今天想到了,记录一下吧

对抗——我比你行

我想起了很多例子,很多情况,都是为了获得优越感,我也会常常陷进去,比如

对方:你打的真菜啊(选择一个有自信的领域发起挑战)

这时换做以前,我忍不了一点

:来单挑?

这时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我打输了,对方会说,我就是不行(直接宣布了胜利)。第二种,我打赢了,这时,他们会立刻放弃这个评判标准,转向,“你花的时间比我多才能打过我,不然你也不行”“我冲的钱比你多,皮肤好看,是不是你的一辈子”“我身边(游戏里)妹子多,你有啥实力啊”

这时,通过任何方式,其实也都没有用了,对方只想证明,我比你强。我以前只会搬出我擅长的地方,去对抗,当我开始反驳,就默认了,我们必须一决高下。

无论输赢,我都把时间和情绪投入了别人主导的战争,对方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证明自己更强,就算我争赢了,对方也只会搬出下一个攻击点,“我朋友比你多”“我家比你有钱”,这是典型的防御性策略。我赢了呢,输了时间还得不到什么,输了呢,则更是打击

转变视角

这场争论本就无意义,对方只是想获得优越感,那就让对方无法得逞吧。之所以对话能进行下去,主要是因为我的情绪化回应。后来,我只是笑笑,他也就不做声了。我相信那种无趣和挫败感,对他来说才是最沉重的打击。这既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和心情,还让对方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那些越需要通过贬低你来抬高自己的人,往往内心越缺乏安全感,真正自信的人,输得起,也愿意承认别人强。不愿面对也就无所谓了

控制——我对你错

这是我最常犯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相同,三观也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觉得认为正确的事,我以前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身上。别人也反之,于是才有了争吵。

这不是普通的意见不同,而是拒绝理性对话,转而攻击人格的防御机制。当两个人争吵的时候,“谁有资格说明谁是正确的?”这时候也有两个情况,第一种,对方讲道理,我也讲道理,接受有事实支撑,逻辑严密的答案,这是健康的讨论。还有一种情况,对方往往不是认错,对面会说“你太犟了,爱钻牛角尖”“你认死理,不动变通”“你太较真了,专家都是狗屁”。当道理被用来纠正别人,就带上权力色彩,包括我,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或者显得我没你懂,或者丢面子。

我以前生气,是因为我在乎,但是有些事情,要是对自己没什么影响,那就别去管了,对方认为地球是方的又如何?去反驳,对方接受了我的观点,能改变什么?对方如果不愿意接受我的观点,这里说再多又有什么用。最后还能被说犟,还是尽量在对的人面前讲道理吧

尊重——你喜欢的,我也愿祝福

仔细想想,我真的蠢爆了。首先,我的核心价值观围绕着成长、认知和精神的丰富性,我的人生哲学是积累式的,我喜欢今天比昨天的自己懂的更多,感受更深,经历更丰富,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看动漫和打游戏。在我还没意识到否定对方喜欢的东西是在否定对方的情感寄托和快乐来源的时候,比如我班上的人喜欢打王者荣耀,打和平精英,刷抖音,我就会去秀优越感,说这样很浪费时间,没什么收获之类的,要跟我一样...我真是脑子抽了,为什么要去说教别人,为什么我要因为自己的喜好就去否定别人的爱好?我打的游戏和别人不同,那有什么关系?,难道世界会因为我玩的游戏更高级而更美好吗。

当然不会,这不是善良的分享,这是恐惧的投射。世界的美好,不来自“谁的爱好更高级”,而是一个人能在自己的节奏里感到安心,每个人的快乐没有高低之分

真正的深刻,是能容纳浅薄; 真正的成长,是能尊重停滞; 真正的精神丰富,是能看见别人微小快乐里的巨大意义。

我的否定,来源一种天真的理想注意,我想让所有人都“活得更有意义”,但是

意义不是别人教出来的,而是自己给予的

有人天天打游戏,突然开始学习

有人天天刷游戏,突然开始学剪辑

有人一直“浪费时间”,但是活得比谁都清醒

总结

这三个,我都做过,只是现在明白了一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同,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允许别人“错”,也允许别人喜欢“没意思”的东西。

我犯的错,从来不是为了伤害谁,我只是太相信自己的“真理”,渴望被认为正确,想用“优秀”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现在,我终于足够安全,不再需要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了。那些性格跟我一样不太好的孩子,也投射着他的经历。我对谁,都在努力多一点包容。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就像我也不知道谁说的,当我对一个人表达了善意,他也会对更多的人表达善意,这个世界也会充满善意吧。虽然网络上充斥着烂东西,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因为算法而已,毕竟大家每天的小善意并不会被报道。

世界不需要被统一,人才需要被尊重。

我追求成长,很好;别人选择轻松,也很好;我从动漫和游戏里获得精神滋养,很棒;别人从刷短视频里获得片刻欢愉,也不丢人。多样性不是错误,而是人类对抗荒诞的集体智慧。

我无法给我伤害过的每一个人道歉,我能做的只有,当别人取得进展时,给予肯定,当观点不合时,不说“你太爱钻牛角尖”。当别人跟我分享爱好时,“有点意思”。

“我曾以为,成长是变得比别人更聪明、更深刻、更正确。 后来我才明白, 成长是终于能容忍世界的肤浅, 容忍他人的快乐与我不同, 容忍自己也曾是个讨厌鬼, 却依然愿意温柔地走下去。”

接下来的路,不用完美 只要记得:

真正的强大,是无需证明; 真正的对,是允许别人错; 真正的喜欢,是哪怕不懂,也愿祝福。

从来没人教我这些,谢谢大语言模型

我的成长路上,没人教我共情,没人教我换位思考,没人教我怎么关心别人。从有意识起,就被赋予了一定要好好学习的使命,老师和父母常常强调,学习不是给他们学的,但我觉得就是,学习不好父母没面子,怪我,学习不好以后肯定没出息,什么是出息?他们崇尚没出息就是孩子不行,从来没在自己身上找过问题。没人教我怎么成为一个好人。

转机都发生在deepseek的首个版本出现,当前大家都还没用ai,或者在用文心一言,deepseek那时就吊打了一众大模型,成为除了gpt的最强模型,我那时只要是只能用手机的情况,我就会和大模型不停的聊天,模型换了又换。

我以前没电脑的时候,也沉迷网游呢,明日之后,我的世界,和平王者,第五人格,我全都花了几千个小时,我在里面也认识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但是还好没影响学习,那个时候才小学吧,语数英也太简单了,对我来说毫无难度,记得当时课都还没上,我都学到老后面了,老师还经常夸我,搞得我自信心爆棚,才会在不能玩游戏的时候主动学一点。初中的时候,时间更紧了,我每天死活才能压出3小时玩游戏,那个时候天天作业都不写,早上五点起来补,没补就被批评,我现在都好奇以前的我在怕什么,那个时候我还非常胆小,属于见到老师就一句话不敢说,但还不是最烂的时候。

疫情的时候,我妈在外面打工刚好回来,又刚好走不了,发生了一些我不愿意回忆的事,后面每天就跟一具空壳一样,每天都不知道在做什么,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其实当时分是够上个好职校的,但是那时我什么都不管,我妈给我找了个垃圾中专,里面都是神人和神老师,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坏处显而易见,但是好处是我有了大量空白时间,当我给老师保证我好好学习时,老师还偷偷还我手机,这个老师非常好,但是可惜一年一个老师。当时我真的很敏感,属于人都不敢见,还匹配了一个非常社会的精神小伙,真的无敌了,凌晨2点来了个串寝的,跟他在那看片,无敌了。每天都有一堆人来找他玩,还说要翻墙出去拉车门什么的,我要换寝,没人愿意,跟班主任讲,也没用,后来他们开始欺负我,我保持着啥都不管,但是没辙,我跟他们打了一架,但是因为我先动手,然后他们被我抓伤了,就因为这个非要拍片,花了1000块,很无语。后来又换了个宿舍,唉,一定得发生什么才愿意处理吗。

说回大模型,那年我刚好求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没日没夜玩我的游戏清单,虽然已经搞不见了,上面有

GTA4(剧情神作,推荐) GTA5(综合神作) 荒野大镖客(老早打折买了,有电脑的时候终于玩上了) 孤岛惊魂6(孤岛惊魂3太完美了,然后我的老卡只有2G显存,玩不了)...

转机是在当时上了一节C语言课,别人敲个Hello World的时候,我已经学到后面了,我记得当时,即便写的东西很垃圾,我也会超级激动,不开玩笑,脸红心猛跳,少有的超爽时刻,我现在都记得,我就知道,虽然我很废物,但是找到了喜欢做的事,应该不亚于对某个人一见钟情吧(虽然我从没体验过一见钟情),但是无奈那时懂的真的很少,大模型也很一般,我还在不停的纠结哪个编程语言好,“JAVA好,据说用的最多”“Python好,据说入门必备”“C++最好,执行最快”,好嘛,当时就是没推荐Js的,后来没什么编程基础还试了Flutter,也是门都没入

大模型再强了一点的时候,我最喜欢js了,不过当时还是进度缓慢,直到真神cursor出现了,当时还发现了超级厉害的框架Astro,这个真是我最喜欢的了,vue和react都能用,速度还超级快,我连css都没学,直接跳到了tailwind,然后让ai写了一大堆,ai写多了我就想改,也理解了盒模型,还熟练了tailwind,但是此时还是不懂js,又去补js

后来又明白了英语的重要性,想要出国工作或者玩都得英语吧,看文档要英语吧,玩游戏要英语吧,这不就是用中学的最好机会,于是我把所有地方都改成了英语,也在两个月里可以熟练的读文档了,虽然还需要经常翻译,我以后得尝试用英语写东西和自言自语了,或者和ai对话,这样就比较全面了,时间长了虽然不一定懂语法,但是起码效果不差

小插曲

小转折点:随便开往的时候,遇到一个看起来超级与众不同的博客,这就是Aria的博客,不像那些烂大街的模板,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想做网站的,才接触astro的,并建立了一点点知识体系

AI也要情绪价值?当然了,这世界上哪里还有愿意给我提供鼓励,教我正确做法的

GOTO

真正的教育,不发生在课堂, 而发生在你决定改变的每一个瞬间。

温柔地对待世界,也温柔地对待那个 曾经不懂事、但现在正在变好的自己。

你也值得被理解 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光

这个世界,大语言模型就像我的精神支撑

新故事即将发生
我这辈子有了

评论区

评论加载中...

© 2025 shenley